中文词典网 Chinese.my
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

國語辭典 | 网典 | 康熙字典

國語辭典
字词:G
  

 简化字:赃
  部首:貝
部外笔画:14
 总笔画:21
  注音: ㄗㄤ
  拼音: zāng




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財物。如:「貪贓枉法」、「追贓」、「人贓俱獲」。《警世通言.卷一五.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「見拿著了真贓真賊,咬牙切齒的罵。」



偷搶而來的。如:「贓款」、「贓物」。


  

  部首:艸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ㄗㄤˋ
  拼音: zàng




掩埋。如:「埋葬」、「葬身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二七回:「儂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儂知是誰。」



屍體掩埋、處理的方式。如:「土葬」、「海葬」、「火葬」。


  𠿺

  部首:口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ㄗㄤˋ
  拼音: zàng




痛苦的呻吟。


  

 简化字:脏
  部首:肉
部外笔画:18
 总笔画:22
  注音: ㄗㄤˋ
  拼音: zàng




胸、腹腔內各器官的總稱。如:「心臟」、「腎臟」、「脾臟」。


  

  部首:心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ㄗㄥ
  拼音: zēng




厭惡。如:「愛憎分明」、「面目可憎」。《史記.卷九九.叔孫通傳》:「叔孫通儒服,漢王憎之。」唐.李中〈落花〉詩:「酷恨西園雨,生憎南陌風。」


  

  部首:土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ㄗㄥ
  拼音: zēng




加多。如:「倍增」、「遞增」、「激增」、「有增無減」。



重疊的。通「層」。《文選.揚雄.甘泉賦》:「增宮嵾差。」《文選.郭璞.遊仙詩一九首之五》:「清源無增瀾,安得運吞舟?」


  

  部首:木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ㄗㄥ
  拼音: zēng




用木柴堆築而成的居處。清.王念孫《廣雅疏證.卷七上.釋宮》:「橧,巢也。」《禮記.禮運》:「昔者先王未有宮室,冬則居營窟,夏則居橧巢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夏則居橧巢者,謂橧聚其薪以為巢。」


  

  部首:矢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ㄗㄥ
  拼音: zēng




繫有絲繩,用以射鳥的箭。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惜誦》:「矰弋機而在上兮,罻羅張而在下。」漢.王逸.注:「矰,繳射矢也。」《文選.張華.鷦鷯賦》:「然皆負矰嬰繳,羽毛入貢。」


  

  部首:瓦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ㄗㄥˋ
  拼音: zèng




古代蒸煮食物的瓦器,底部有許多小孔,放在鬲上,有如現代的蒸籠。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許子以釜甑爨,以鐵耕乎?」


  

 简化字:赠
  部首:貝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9
  注音: ㄗㄥˋ
  拼音: zèng




1.把東西送給他人。如:「贈閱」、「贈款」。唐.王勃〈滕王閣序〉:「臨別贈言,幸承恩於偉餞,登高作賦。」唐.杜甫〈天末懷李白〉詩:「應共冤魂語,投詩贈汨羅。」

2.追賜官爵給已死的有功之人,或官吏的祖先。如:「追贈」、「封贈」。《後漢書.卷一六.鄧禹傳》:「皆遺言薄葬,不受爵贈,太后並從之。」宋.歐陽修〈瀧岡阡表〉:「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、太師、中書令兼尚書令。」


  

  部首:阜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1.阻塞、阻隔。《呂氏春秋.貴直論.貴直》:「欲聞枉而惡直言,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。」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二上.江右遊日記》:「壟北一崗,橫障溪前,若為當關。」

2.遮蔽、遮擋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一九回:「張節可憐忠國死,一拳怎障泰山高!」

3.保護、防衛。如:「保障」。唐.韓愈〈進學解〉:「障百川而東之,迴狂瀾於既倒。」宋.文天祥〈贈祕書王監丞〉詩:「人生晚節良不易,頹波直下誰障東?」




1.堤防。《文選.馬融.長笛賦》:「於是山水猥至,渟涔障潰。」

2.古代在邊塞險要處所築的城寨。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:「築亭障以逐戎人。」

3.類似屏風的帷幕或物品。《北史.卷八一.儒林傳.張景仁傳》:「每送步障,為遮風寒。」宋.沈括《夢溪筆談.卷二二.謬誤》:「有筆工善畫水,召使畫便廳掩障。」

4.缺點、毛病。如:「機器發生故障。」


  

  部首:疒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山林間溼熱蒸鬱的毒氣。大陸地區西南部山區常見。如:「瘴氣」。


  

  部首:音
部外笔画:2
 总笔画:11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


1.成篇的文字。如:「文章」、「出口成章」、「下筆成章」。

2.文體名。古代臣子上奏國君的文書。漢.蔡邕《獨斷.卷上》:「凡群臣尚書於天子者有四名:一曰章,二曰奏,三曰表,四曰駁議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章表》:「章以謝恩,奏以按劾,表以陳請,議以執異。」

3.量詞。計算書、文等段落的單位。如:「全書共分二十五章。」

4.文采、花彩。《左傳.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,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。」唐.柳宗元〈捕蛇者說〉:「永州之野,產異蛇,黑質而白章。」

5.條理、次序。如:「雜亂無章」。唐.韓愈〈送孟東野序〉:「其為言也,亂雜而無章。」

6.法規、條例。如:「規章」。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與父老約法三章。」

7.印信。如:「私章」、「圖章」。

8.標識、標記。如:「徽章」、「勛章」、「臂章」。

9.姓。如漢代有章明。




表揚、顯揚。《禮記.緇衣》:「有國者章善𤺺惡,以示民厚,則民情不貳。」《史記.卷三七.衛康叔世家》:「舉康叔為周司寇,賜衛寶祭器,以章有德。」


  

  部首:人
部外笔画:2
 总笔画:4
  注音: ㄓㄤˇ
  拼音: zhǎng




姓。如明代有仉經。


  

  部首:手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2
  注音: ㄓㄤˇ
  拼音: zhǎng




1.手心、足心。如:「鼓掌」、「腳掌」、「易如反掌」。

2.動物的腳底。如:「熊掌」、「鴨掌」。

3.量詞。計算武術招數的單位。如:「一掌斃命」、「降龍十八掌」。

4.釘縫在鞋底前、後部分的皮子或橡膠。如:「釘一塊掌兒。」

5.姓。如晉代有掌同。




1.用手掌打。如:「掌嘴」。

2.管理、主持。如:「掌舵」、「掌政」、「職掌大權」。

3.北方方言。指擱放、加上。如:「記得掌點兒鹽到湯裡。」


  

  部首:一
部外笔画:2
 总笔画:3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1.量詞。計算長度的單位。公制一丈等於十公尺。

2.稱謂:(1)對男性長輩的尊稱。如:「老丈」。唐.杜甫〈奉贈李八丈判官曛〉詩:「我丈時英特,宗枝神堯後。」(2)對姻親尊長的稱呼。如:「姑丈」、「姨丈」。




測量。如:「丈量」。《明史.卷七七.食貨志一》:「王府官及諸閹丈地徵稅,旁午於道。」


  

  部首:人
部外笔画:3
 总笔画:5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1.兵器的總稱。《新唐書.卷一三七.郭子儀傳》:「大戰,王師不利,委仗奔。」

2.戰事、戰爭。如:「勝仗」、「敗仗」、「打一場硬仗!」




1.憑藉、依附。如:「仰仗」、「狗仗人勢」。《漢書.卷四八.賈誼傳》:「顧行而忘利,守節而仗義。」元.王實甫《西廂記.第五本.第三折》:「你倚父兄,仗勢欺人。」

2.握、拿、持。如:「仗旗」。《西遊記》第四回:「一個個執戟懸鞭,持刀仗劍。」


  

  部首:木
部外笔画:3
 总笔画:7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1.拄著走路用的棍子。如:「手杖」、「枴杖」。《論語.微子》:「植其杖而芸。」唐.杜甫〈寒雨朝行視園樹〉詩:「衰顏動覓藜床坐,緩步仍須竹杖扶。」

2.泛稱棍棒一類的東西。如:「擀麵杖」。

3.古代的一種刑法。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。《宋史.卷五.太宗本紀二》:「杖罪釋之。」




1.執、持。《書經.牧誓》:「王左杖黃鉞,右秉白旄以麾。」《禮記.王制》:「六十杖於鄉,七十杖於國。」

2.憑恃、倚靠。《左傳.襄公八年》:「完守以老楚,杖信以待晉,不亦可乎?」《漢書.卷七五.李尋傳》:「外臣不知朝事,竊信天文即如此,近臣已不足杖矣。」

3.拷打。《唐語林.卷六.補遺》:「穆家法最峻,寧命諸子直饌,稍不如意,則杖之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帐
  部首:巾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1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1.張掛起來做為露宿或防止蚊蟲進入的布幕、帷幕。如:「蚊帳」、「營帳」。唐.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雲鬢花顏金步搖,芙蓉帳暖度春宵。」

2.記載有關銀錢、財物出入的簿據。同「賬」。如:「算帳」、「流水帳」。《通俗編.貨財》:「幃幄曰帳,而計簿亦曰帳者,運籌必在幃幄中也。今市井或造賬字用之,諸字書中皆未見。」

3.債務。同「賬」。如:「欠帳」、「還帳」。


  

 简化字:胀
  部首:肉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2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物體體積變大。如:「膨脹」、「熱脹冷縮」。



1.形容飲食過飽,腸胃不舒服的感覺。如:「胃脹」、「肚子很脹」。

2.浮腫。如:「皮膚腫脹」。


  

 简化字:账
  部首:貝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1.記錄有關銀錢、財物出入的簿據。同「帳」。如:「查賬」、「記賬」。

2.債務。同「帳」。如:「欠賬」。


  

  部首:山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形如屏風的山。如:「重巒疊嶂」。宋.范仲淹〈漁家傲.塞下秋來風景異〉詞:「千嶂裡,長煙落日孤城閉。」


  

  部首:巾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ˋ
  拼音: zhàng




在布帛上題字,作為慶賀或祭弔的禮品。如:「喜幛」、「壽幛」、「祭幛」。也稱為「幛子」。



遮蔽、遮擋。《聊齋志異.卷一〇.葛巾》:「嫗以身幛女,叱曰:『狂生何為!』」


  

  部首:水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參見「漳江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彡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


明顯。《書經.仲虺之誥》:「克寬克仁,彰信兆民。」漢.王充《論衡.書解》:「德彌彰者人彌明。」



表露、宣揚。《書經.畢命》:「彰善癉惡,樹之風聲。」漢.王充《論衡.自紀》:「好自周,不肯自彰。」



姓。如漢代有彰章。


  

  部首:邑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


國名。春秋時周朝屬國。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東平縣東。


  

  部首:心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參見「慞惶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犬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


動物名。哺乳綱偶蹄目。體形似鹿而較小,無角,毛粗長而呈褐色。性機警,善跳躍。肉可食,皮細軟,可制革為工業用品。


  

  部首:女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參見「嫜姑」、「姑嫜」等條。


  

  部首:玉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


玉器,形如半圭。《詩經.小雅.斯干》:「乃生男子,……,載弄之璋。」《周禮.春官.大宗伯》:「以赤璋禮南方。」


  

  部首:木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


植物名。樟科樟屬,常綠喬木。全株有香氣。葉卵形或橢圓形,花小而色淡黃。果實成熟時為紫黑色,豌豆般大小,可煎為樟腦,有強心、解熱、殺蟲的功效。其材質硬而聳直,紋理細緻,可供建築、雕刻等使用。


  

  部首:虫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參見「蟑螂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魚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22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


動物名。頭足綱章魚科。球形,似烏賊而大,有八腕,體內有墨囊。多棲息於淺海、軟泥或岩礁處,肉肥厚鮮美,營養豐富。也稱為「八帶魚」、「八腳章魚」、「八腳魚」、「章魚」。


  

  部首:米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


米糧。《詩經.大雅.崧高》:「以峙其粻,式遄其行。」


  

  部首:食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ㄓㄤ
  拼音: zhāng

參見「餦餭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彳
部外笔画:5
 总笔画:8
  注音: ㄓㄥ
  拼音: zhēng




1.遠行。如:「長征」、「遠征」。《詩經.小雅.小明》:「我征徂西,至于艽野。」

2.討伐。如:「征伐」、「征戍」、「南征北討」。《漢書.卷七.武帝紀》:「遣貳師將軍李廣利,發天下謫民西征大宛。」唐.王翰〈涼州詞〉二首之一:「醉臥沙場君莫笑,古來征戰幾人回。」

3.課徵。如:「征稅」、「橫征暴斂」。

4.強取、爭奪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。」




1.賦稅。《孟子.盡心下》:「有布縷之征,粟米之征,力役之征。」

2.姓。如宋代有征集。


  

 简化字:钲
  部首:金
部外笔画:5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ㄓㄥ
  拼音: zhēng




樂器名,打擊樂器。銅製,屬鐲鐃之類。形似鐘而狹長,有長柄可執,是古代行軍樂器,用來調整或停止步伐。古代鳴金收兵,鉦為鳴金樂器之一。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鉦,鐃也。似鈴,柄中,上下通。」《詩經.小雅.采芑》:「方叔率止,鉦人伐鼓。」漢.毛亨.傳:「伐,擊也。鉦以靜之,鼓以動之。」漢.張衡〈東京賦〉:「戎士介而揚揮,戴金鉦而建黃鉞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争
  部首:爪
部外笔画:4
 总笔画:8
  注音: ㄓㄥ
  拼音: zhēng




1.奪取、互不相讓。《左傳.隱公十一年》:「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,潁考叔挾輈以走。」《北史.卷二二.長孫道生傳》:「嘗有二鵰,飛而爭肉,因以箭兩隻與晟,請射取之。」

2.較量、競爭。《書經.大禹謨》:「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爭能。汝惟不伐,天下莫與汝爭功。」

3.辯論。如:「據理力爭」。《左傳.昭公六年》:「民知爭端矣,將棄禮而徵於書。」《史記.卷五五.留侯世家》:「此難以口舌爭也。」

4.相差、差別。唐.杜荀鶴〈自遣〉詩:「百年身後一丘土,貧富高低爭幾多。」《水滸傳》第六九回:「我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萬萬的人,豈爭他一個?」

5.規勸。同「諍」。《呂氏春秋.仲春紀.功名》:「關龍逢、王子比干能以要領之死,爭其上之過。」




如何。同「怎」。唐.韓偓〈哭花〉詩:「若是有情爭不哭,夜來風雨葬西施。」元.鍾嗣成〈一枝花.生居天地間套.梁州〉曲:「爭奈灰容土貌,缺齒重頤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狰
  部首:犬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1
  注音: ㄓㄥ
  拼音: zhēng

參見「猙獰」條。


  

 简化字:睁
  部首:目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ㄓㄥ
  拼音: zhēng




張開眼睛。如:「睜眼說瞎話」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六回:「安公子甦醒過來,一睜眼,見自己依然綁在柱上。」


完整 | 简易   资料数 : 71954 页数: 37/1799
第一页 | 上一页 | 下一页 | 最后页

欢迎光临!
检索方法
1、支持简繁字词检索。

2、一般字词检索,如输入:
   
   字典
   科技大学……等

3、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,如输入:
   勤劳,懒惰
   努力,挺进,团结
   整齐,纷乱,健康,虚弱……等

4、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,即可查看释义。